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被安排”和“分内”:女性社会工作者日常情感劳动研究
作者:
刘文娜
梁心阳
谢缘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5982字
所属图书:
社区心理学研究(第十四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2.182-198
黄希庭
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近年来,社会工作者作为职业服务人员,其情感劳动日渐成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必需要素。与男性社会工作者相比,女性社会工作者具备诸如友善、照顾和服务他人、较强的情绪敏感力等情感优势,这使得女性被认为更适合从事社会工作,其与情感劳动亦存在内在勾连。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从情感劳动的预备、日常实践和管理策略三个方面对女性社会工作者的日常情感劳动实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女性社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蕴含对自身情感的控制与规训,使得女性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按照职业要求管理自身的情感。女性社会工作者在日常情感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情感管理的策略,说明她们不只是在工作中被动地展演自己的情感,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日常情感劳动实践中也有所呈现。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情感劳动
女性社会工作者
作者简介:
刘文娜:
西华大学讲师。
梁心阳:
谢缘:
相关报告
双重不确定性与外卖骑手的情感劳动——基于上海市的田野调查
情感不稳定:不稳定就业时代家政劳动者的困境
公立小学女教师的情感劳动过程研究
《公立小学女教师的情感劳动过程研究》评审意见
“幸福感”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方向——以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为例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分析及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以专业化运动理论为视角
精神分析理论的百年发展及其反思
社会工作与社区共同体的构建——关于上海某社区FLY青少年俱乐部的案例研究
残疾人家庭抗逆力的多重表征与社会工作实践路向
社会工作对灾后社会建设的作用研究——以绵竹市清平乡为个案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一)文献回顾
(二)情感劳动工作机制的框架分析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访谈内容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女性社会工作者日常情感劳动实践
(一)成为女性社工:情感劳动的预备
(二)情感劳动的日常实践
(三)情感劳动的管理策略
·
讨论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