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社会工作案例
老龄化研究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数字社会与智能治理
首页
>
文章详情
“自我投资”的消费与“90后”农民工的主体性再造
作者:
李颖
出版日期:
2023年6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7180字
所属图书:
社会学刊 第1卷第6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06.159-179
刘欣
李煜
胡安宁
王宁
摘要:
农民工主体性和资本的关系一直是劳工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传统的农民工研究将城乡二元矛盾以及在城乡二元维度下的农民工多重主体身份视为其被资本控制和利用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落户限制的逐步放开,农民工的主体性和身份认同也发生了改变。本文选取东莞大型手机电子厂为田野,着重阐述了“90后”农民工群体产生的“自我投资”的新消费现象是在“城市新市民”主体性建构下,由这种新的身份认同与参照群体的置换之间的张力所导致的,他们以此弥补在新的主体性建构下资本对底层劳工控制手段的变化和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消费
主体性
“90后”农民工
自我投资
作者简介:
李颖: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相关报告
反身与整合视角下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主体性问题的探析——以上海市精神卫生领域为例
松坪村精准扶贫经验总结
农民工社会福利政策过程中主体性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村民投入意愿畸变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
探索:建构党建引领下的多元整合协同的社会治理创新机制
以“我”为起点的社会学人文性
云南多元素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多元主体
乡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性
梯田社会变迁与村民主体性的成长
文章目录
·
引言
·
相关理论和文献回顾
·
研究方法和田野情况
“城市新市民”主体身份的构建:参照群体置换的前提
(一)城市化进城下的“个体化”
(二)主体性建构中身份的“去打工化”
欲望的生产:参照群体置换的过程
(一)对隶属参照群体的否定:缺陷的生产
(二)建立新的参照群体
(三)参照群体的扩容
“城市新市民”的身份认同与参照群体置换的张力产生了“自我投资”型消费
(一)弹性用工制度下的底层身份
(二)“自我投资”是“90后”农民工消费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三)形象的消费也是一种“自我投资”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