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性公共品分配公平性引言

作者:
李永友
出版日期:
2023年8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1846字
所属图书:
社会性公共品分配公平性:特征识别与形成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由于缺乏利益归宿研究的有力支撑,我国公共支出模式转换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努力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共支出改革滞后,不仅造成公共支出利益分配结构失衡和社会矛盾激化,而且使公共支出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造成支出需要—强化征收螺旋上升以及政府—公众冲突升级,发展方式转型举步维艰。所以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只有推动公共支出改革和模式转换,才能摆脱这种局面,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才可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才有空间。公共支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意味着,开展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已成为“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立足于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财政资源配置为何忽视社会性公共品供给,以及财政资源失衡配置隐藏的潜在风险,大规模转移支付为何没有发挥激励地方政府增加社会性公共品供给的作用;第二,公共教育服务享有机会和健康服务中的医疗服务利益享有机会有着怎样的不公平现象,尤其是医疗服务利益分配如何改变收入分配;第三,基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目标,我国财政改革如何让财政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本书不仅为改进我国公共支出政策和相关制度设计提供决策支持,而且为国家已经开启的共同富裕建设提供财政方案。当然,在学术意义上,本书丰富了公共支出利益归宿分析,为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研究积累了研究资料。
关键词:

公共支出社会性公共品分配公平性家庭利益

作者简介:

李永友: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财经大学浙商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财政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项,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发表学术论文20篇。

文章目录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对象和问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1.利用需求表达机制识别家庭利益
  • 2.利用公共服务单位提供成本和公共服务使用信息识别家庭利益,即BIA方法
  • 3.基于反事实分析技术识别家庭利益
  • 4.国内公共支出利益归宿研究
·已有研究评述
研究方法
  • 1.调查研究方法
  • 2.随机试验和均衡分析方法
  • 3.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研究发现
·研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