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发展分析

作者:
王庭照 陈一铭 王潇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9805字
所属图书: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逐渐探索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残疾人就业支持模式,积累了“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实践经验。总的来看,“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经历了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在残疾人实现个体价值、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信息无障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政府积极引导残疾人利用互联网进行就业创业。但是“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互联网服务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残疾人群体内就业能力不平衡、信息无障碍立法规范性不够、信息无障碍普及程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社会支持体系有待健全。为有效应对挑战,需要完善“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改进“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服务,优化“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评估与培训,探索“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新形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无障碍残疾人就业互联网+

作者简介:

王庭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特殊儿童发展与评估。

陈一铭: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残疾人职业教育。

王潇: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西安市盲哑学校教师,研究领域为特殊教育教师信息素养。

文章目录
“互联网+残疾人就业”概述
  • (一)核心概念理解
  • (二)“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的发展历程
  • (一)探索期
  • (二)快速发展期
“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的发展成效
  • (一)“互联网+”背景下残疾观念被重新塑造
  • (二)“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保障逐渐完善
  • (三)“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模式发生变革
  • (四)“互联网+”背景下残疾人就业支持智慧化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残疾人就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互联网服务发展不平衡
  • (二)信息无障碍建设不足
  • (三)“互联网+”残疾人就业支持薄弱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残疾人就业发展的建议
  • (一)完善“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
  • (二)改进“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服务
  • (三)优化“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评估与培训
  • (四)探索“互联网+残疾人就业”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