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陕西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和经验研究

作者:
陕西省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7454字
所属图书:
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陕西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构建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25995”工作体系机制,坚持“三个结合”稳步有序推进,制定“8+11”实施方案,建立“三级”体系支持重点帮扶县,深入实施“双百工程”,陕西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重要进展。陕西高校优化帮扶机制,将自身科技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推动陕西乡村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帮扶模式,为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乡村教育乡村振兴陕西高校

作者简介:

陕西省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课题组顾问:卢黎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王岗,陕西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课题组组长:闫祖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课题组副组长:赵延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高小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冯自立,陕西理工大学乡村振兴(校地融合)办公室主任。主要执笔人:隋牧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何景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孙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武星星,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张斌,陕西理工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娥,陕西理工大学陕南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文章目录
陕西高校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举措
  • (一)坚持“三个结合”稳步有序推进
  • (二)制定“8+11”实施方案
  • (三)建立“三级”体系支持重点帮扶县
陕西高校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效
  • (一)发挥高校技术优势,实现了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帮扶机制,乡村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 (三)深入推进“双百工程”,高校特色的帮扶模式更加凸显
陕西高校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做法与经验
  • (一)高校优势资源要与当地特点和需求紧密融合,精准推进方能效果显著
  • (二)攻坚助力需持续发力,方能保障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顺畅
  • (三)各高校需持续发挥合力多措并举,方能切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方能最大限度实现帮扶和衔接效能
·陕西高校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