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学校层面:从家校合作到良好教育生态——兼论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学校产生

作者:
吴重涵 张俊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5664字
所属图书: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围绕“一所薄弱学校如何以家校合作为突破口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描述和分析学校家校合作因何而起,如何激发家长和教师的参与意愿并转化为参与行为,如何步步递进达到家校双方都乐于参与、制度化参与的状态,最终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期望回归到学校和家庭共同所处的实际生活场域,从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意识、有效行动及教训经验等方面提取以家校合作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实践方向。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校层面家校合作制度化参与

作者简介:

吴重涵: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妇儿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专家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家庭教育译丛》主编。近十年来,连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中央级科研机构业务专项重大项目1项,并为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教育研究》(4篇)、《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转载)多篇家庭教育专业论文,出版著作4部、译著2部,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入选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十佳论文,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

张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副研究员,曾任江西省家校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术月刊》杂志副主编,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儿童发展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2项,当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家校社共育机制研究”;主持(参与)出版著作6部;在《新华文摘》《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转载)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论文等。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案例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案例分析
  • (一)学校背景:家长极度不认可,教师没有归属感
  • (二)动力来源:理想、现实和行政与政策
  • (三)合作意愿:激发并转化为行动
  • (四)合作行动:不断扩展的跨界行动
  • (五)行动延伸:以家校合作影响家风、民风
研究发现与启示
  • (一)动力机制:家校合作是薄弱学校改进的突破力量,家校合作成长期学校应重视制度化生成
  • (二)合作意愿:应由学校主动激发,须正向引导
  • (三)行动特征:倾向帮助家庭,服务学校发展
  • (四)实践路径:行动有先后顺序,目标有模糊空间
  • (五)行动边界:融入制度化过程,具有相对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