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社会组织品牌建设

作者:
易外庚 杨舸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422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社会组织在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环保、卫生健康、国际援助、减贫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品牌正在形成。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社会组织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凝练了一定的经验,助力中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道路。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社会组织的品牌建设在政策供给、资金支持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促进中国社会组织品牌的高质量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第二个十年期间,可通过完善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制度的可操作化、建立持续性的资金支撑体系、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品牌模式,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社会组织品牌建设“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

易外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治理、社会评估、组织社会学。

杨舸: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关系社会学、社会关系、社会治理。

文章目录
“一带一路”建设中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2013~2016):民心工程与品牌项目国际化
  • (二)第二阶段(2017~2020):网络构建与品牌网络国际化
  • (三)第三阶段(2021~2023):高质量共建与品牌共识国际化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社会组织品牌建设成就
  • (一)传统援助项目的品牌化发展
  • (二)打造共享文化繁荣的品牌
  • (三)促进绿色发展品牌
  • (四)发展专业品牌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经验
  • (一)规范化建设
  • (二)平台化运作
  • (三)项目化行动
  • (四)标准化执行
  • (五)专业化发展
中国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一)社会组织品牌影响力不足
  • (二)社会组织品牌建设规模不够
  • (三)社会组织品牌建设资金不足
  • (四)社会组织品牌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建议
  • (一)完善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品牌建设能力
  • (二)建立持续性的资金支撑体系,夯实品牌建设规模
  •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品牌专业化水平
  • (四)创新数字品牌培育模式,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