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4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作者:
王俊秀 张衍 李延泽
出版日期:
2025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484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的睡眠指数包括主体指标和客体指标两部分,前者包括睡眠质量、睡眠信念和行为,后者包括睡眠环境,即与睡眠相关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居住环境。本研究数据源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所做的2024年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线上调查,调查样本为19~67岁的中国居民,共6586人。研究发现:(1)2024年居民睡眠指数为68.74,较2023年增加了6.13,且三个一级指标得分也均较2023年有所增加。(2)2024年居民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84±1.58小时,略高于2023年的7.37±1.35小时。而且,被调查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入睡时间缩短,习惯性睡眠效率提高,睡眠紊乱程度减轻,对睡眠药物的依赖减少,白天功能紊乱问题有所缓解。(3)2024年,被调查者的失眠状况有所变化,34.1%的被调查者过去一个月没有失眠的情况,这一比例低于2022年的35.6%和2023年的89.6%,但失眠后感到乏力、没精神、做事效率低的被调查者比例低于2022年和2023年。(4)2024年,被调查者的不合理睡眠信念和上网拖延睡眠行为增多,但一般睡眠拖延行为和手机拖延睡眠行为减少,社会环境(除社会关系满意度下降外)和家庭环境都相对变好,居住环境得分与2023年基本持平。整体来看,2024年居民的睡眠状况有所改善,但应继续从改善居民的睡眠信念和行为入手,缓解失眠状况,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促进睡眠状况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睡眠质量睡眠指数睡眠环境睡眠信念和行为睡眠剥夺

作者简介: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候任会长。

张衍: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

李延泽: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睡眠指数的指标体系
  • (一)睡眠指数
  • (二)指标体系
  • (三)数据来源
  • (四)睡眠指数生成过程
睡眠指数结果
  • (一)睡眠指数总体情况
  • (二)睡眠指数27个省(区、市)排序
  • (三)睡眠指数地区排序
  • (四)睡眠指数城市分级排序
睡眠指数指标分析
  • (一)睡眠质量
  • (二)不良睡眠信念和行为
  • (三)睡眠环境
·结论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