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人口转型与乡村振兴研究——基于河北省34个县“七普”数据的分析

作者:
张齐超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263字
所属图书:
河北社会发展报告(202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以34个县的“七普”数据为基础,揭示出乡村地区呈现人口负增长与劳动年龄人口流失、少子化、深度老龄化叠加的态势,这一态势对乡村振兴造成多方面制约,表现为城乡融合难度提高、农业生产者进一步老化、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压力剧增、乡村治理面临人才不足困境等,破解策略应从优化空间发展战略、推动空心村治理与乡村社区建设融合、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职业化发展、构建整体解决方案、增强乡村振兴主体力量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人口空心化人口缩减

作者简介:

张齐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人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城乡社区变迁、经济人类学、农村社会文化变迁、城市社会学。

文章目录
乡村人口转型的主要趋势
  • (一)乡村地区步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 (二)县城区成为乡村人口流动主要目的地
  • (三)乡村地区进入深度老龄化拐点,少子化与儿童留守化状况并存
  • (四)乡村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大量流失,城乡高素质人口数量差距突出
人口转型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挑战
  • (一)县城区与乡村人口变动的二元态势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问题
  • (二)乡村产业兴旺面临农业生产者进一步老化、人才不足困境
  • (三)乡村社会保障面临养老医疗支出扩大、公共服务亟须完善的问题
  • (四)乡村良好治理面临青壮年人员不足、活力不足、动力不足的问题
国外应对乡村人口转型的政策与经验
  • (一)日本应对乡村过疏化的经验
  • (二)美国明尼苏达州应对乡村人口收缩的经验
  • (三)意大利复苏人口收缩乡镇的经验
积极应对人口转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 (一)把握人口转型趋势,优化空间发展战略,促进县—乡—村协同发展
  • (二)合理预估村庄发展态势,推动空心村治理与乡村社区建设融合
  • (三)应对农业劳动人口缩减和老化,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职业化发展
  • (四)以县域为单位构建整体解决方案,健全乡村养老服务体系
  • (五)激活留守人群与发动外出人群参与积极性并重,增强乡村振兴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