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文化意义如何流动:卫生巾广告营销的动态视角
作者:
向喆
出版日期:
2024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2408字
所属图书:
魁阁学刊 2024年第2辑 总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2.265-287
胡洪斌
高万红
谢寿光
张雨龙
游天龙
云南大学
摘要:
本文在传播学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之外,探究了卫生巾广告营销过程中文化意义如何从产品向消费者流动。基于质性访谈资料,并通过对麦克拉肯“文化意义流动模型”的修正,本文揭示了月经羞耻文化背后“身体管理”和“性与性别”两个重要文化原则,从而分析了生产者如何依循不同的文化原则采取相应营销策略,赋予卫生巾产品以特定文化意义。然而,文化意义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的,不同的营销策略在消费者中产生了不同的接收效果。本文进而揭示女性消费者如何在广告之外建立起对卫生巾品牌的认知,并通过对文化原则的反思推动月经话语的公开与文化环境的改变。本文认为,广告营销作为提升经济效益的工具表现为图像与文字的运用,联系着具体的文化领域和消费世界,探究其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能为经济行为提供一种新的动态与文化理解。
关键词:
广告营销
文化意义
卫生巾消费
月经羞耻
作者简介:
向喆:
复旦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相关报告
《文化意义如何流动:卫生巾广告营销的动态视角》评审意见
江南稻作农具民俗遗产的文化表现及其意义
幻想与崇拜:“青蛙娶妻”型故事的情节生成与文化意义——以藏彝走廊民间故事为中心
消费与文化主导价值
物、仪式实践与权力生产——2017年大理白族火把节“抢升斗”的人类学解读
文章目录
·
引言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框架
·
研究方法
·
关于月经的文化世界
广告营销与消费者接收
(一)顺畅的流动:身体管理与“洁净”的塑造
(二)受阻的流动:女性文化与符号消费
·
隐性的月经管理与消费实践
·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