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陪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
王友红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4981字
所属图书:
深圳妇女儿童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0.104-110
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会
摘要:
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家庭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孩子受益终身。当下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极度焦虑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多数家长的认知还停留在30年前的思维模式中,忽略了孩子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微观察是优质教育的根本,高效陪伴是基础,“伪”陪伴是伤害。本文通过对上述现象以及实际案例的分析,解密“伪”陪伴,对如何通过微观察提高家庭教育效能提出建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陪伴技巧
微观察
机窝法则
作者简介:
王友红:
爱德教育创始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深圳中小学校园心理健康辅导员。
相关报告
2021年中国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状况调查报告
深圳宝安区家庭教育指导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报告
深圳龙岗区新时代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
老庄村社会调查及问卷分析
让家庭内在的力量生长出来——家庭教育生态贫困问题及其帮扶思路
达腊屯教育卫生概况
社区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家庭环境
互联网与公民社会化
文章目录
解决困惑问题
1.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
2.对沟通困惑的指导
3.亲子陪伴中的问题
4.如何事业家庭兼顾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1.学习心理学知识
2.家长学会“微观察”
3.避免“伪陪伴”
在实践中的探索
1.成立“家庭教育红星志愿服务女兵方队”
2.组建互助港湾
3.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中心
4.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种子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