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主体再造: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
作者:
曹润青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字数:
4011字
所属图书: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文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09.76-82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摘要:
历史上,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这一礼乐文明适应并推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系统之一。以礼乐文明为内核,中华民族构建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形成了最初的文化主体性,并进一步产生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豪的思想认同。此后,中华文明虽然多次遇到重大考验,但是中华文明总是能够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自我更新,从而实现罕见的延续发展。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
文化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
礼乐文明
作者简介:
曹润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相关报告
“第二个结合”与文化主体性重建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视域中的“古今中西之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和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基于唯物史观的考察
实现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
康德的“外在自由说”与华人社会的发展
新马地区华侨华人文化传承现状调查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