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与社会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社会之兴起是现代性起源叙事的主要内容之一,现代社会学接受了这些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城乡社会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城市化浪潮中,社区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又被加入了乡城对立的内容。可以说目前的社区研究,尤其是乡村社区研究与社会本原之间关联的讨论越来越淡薄了。追根究底,这样的认识与20世纪30年代西方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彼时社会学在理论、历史和方法上的整合有很大的关系。社会学按照现代社会的兴起重构了现代性起源的历史叙事,同时又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般而普遍的现代社会模式。社会学从整体上拥有了一个比较连贯的关于现代社会兴起、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叙述体系。这个体系在战后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发展起来后,社区—社会理论中的乡城对立也就自动消解了。然而有关现代性起源的单一叙事的破除却要复杂得多。推动整个社会科学重新考察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回到社会之初是不现实的,古典社会学大师那种对社会的整体通诠方式在今天已成绝响。今天最有可能的研究方式是在各种具体研究中不断回望现代社会科学的各个主题,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勾连。因此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现代性起源和城市化对社区—社会关系的构建放回社会之维系这个一般的框架内。这个框架是古典社会思想家们开创的,我们不能放弃,因为任何时代都有一个原初意义上的社会之存在和维系的问题。而正是在他们的追问和探索下,社会之存在和维系,以及社会之成为一般并超越政治、经济,乃至国家和市场才成为可能。至于社会的边界在何处,从古典社会思想家到当今学者,并没有一致的意见。我们把社会边界的各种界定看成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性的起源和城市化即是这样的产物。因此我们在具体考察乡村社会之一般情形的时候,也要努力消解基于特定历史时期所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起源和城市化模式所对应的社区—社会之间的张力甚至是西方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张力。基于一个长时段的视角,我们讨论社区公共性即是讨论社会的整合,不管是现代社会还是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社区与社会的维系都是基于共同生活在各种空间内的需要。至于共同的形式和程度,即公共性的成分则是我们将要具体考察的内容。讨论社区公共性或者社会公共性,实质就是讨论社会的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