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

作者:
郭于华
出版日期:
2008年5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9671字
所属图书: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一贯引为自豪的道德规范,也是诸多国人傲于西方人的文化传统。有学者分别用“接力模式”和“反馈模式”概括西方与中国的代际关系(费孝通,1985a:84~103),即在西方文化中,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义务,而子女长大成人后却不一定承担赡养老迈父母的责任,他们只对自己的下一代承担养育之责,其代际关系是传递式的;相对于此,中国的代际关系则是子女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赡养年老的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反馈型代际关系被形象地称为“哺育”和“反哺”,而普通百姓中“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信念亦由此而生发。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郭于华:

文章目录
·引子
·一个将儿子告上法庭的老人和他所在的村落
传统社会代际之间的交换关系与公平逻辑
  • (一)代际交换的内容与形式
  • (二)代际交换的规则及特征
·依然被言说的道理与不再被遵守的规则
代际之间交换关系的维系与崩解
  • (一)代际之间权力关系的转移
  • (二)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社会舆论压力不复存在
·地方性知识的失落与国家力量的基层运作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