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林芝市教育扶贫的经验及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作者:
刘小珉
出版日期:
2020年1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8476字
所属图书:
破解全域深度贫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章基于林芝市教育扶贫的定位、工作的经验、面临的困难和建议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在脆弱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家庭发展和教育发展局限等因素影响下,发挥教育对贫困的代际阻断作用必须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农牧民家庭为主要的作用对象。其次,从工作经验上看,林芝市教育脱贫的三大经验在于构建了家庭教育的物质保障制度,减轻了农牧民的家庭教育负担;通过“控辍保学”巩固义务教育普及率,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和教育质量,保障了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通过强化就业政策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教育在促进就业、提升收入水平方面的关键作用,更新了林芝市农牧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认知。最后,林芝市教育脱贫依然面临认知不足、教师行政压力大影响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欠缺的问题,本章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脱贫攻坚教育扶贫林芝

作者简介:

刘小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民族经济、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追高来村卷》,论文《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民族地区乡村技术体系与技术传播过程初探》《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行为模式、动机体系及其变迁研究》等。

文章目录
林芝市教育扶贫的定位
  • (一)林芝市教育脱贫面临的实际问题
  • (二)教育脱贫的作用机制
  • (三)教育脱贫工作责任界定、作用主体与工作内容
林芝市教育扶贫的经验总结
  • (一)构建家庭教育的物质保障制度,减轻农牧民的家庭教育负担
  • (二)巩固义务教育普及率,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 (三)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教育在促进就业提升收入水平的关键作用
林芝市教育扶贫面临的困境和建议
  • (一)农牧民家庭的教育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 (二)教师行政负担重,压力大,影响教学质量
  • (三)教育资源投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