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

作者:
杨菊华 YANGJu-hua
出版日期:
2009年7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7193字
所属图书:
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生育政策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社会政策,直接或间接地牵涉几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的切身利益。对许多个体来说,这种利害关系贯穿于他们的整个生命周期。生育政策本身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政策基本上都考虑到社会性别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强调男性的参与,突出了对女性权益的尊重和保护,对她们的健康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策规则和政策执行过程往往存在巨大偏差。这包括政策本身及对政策规则理解的偏差,政策执行中由于种种因素而引起的偏误,相关政策之间不协调和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政策帮扶和宣传倡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些偏误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导致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后果,包括出生性别比的严重失衡。本文从社会性别和社会政策视角出发,梳理生育政策(尤其是“一孩半”生育政策——即头胎生女儿的农村夫妻在间隔几年后可以生育第二胎)出台的前因后果,分析后果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社会政策出生性别比男孩偏好一孩半政策

作者简介:

杨菊华: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博士毕业,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政策;研究领域涉及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群体的福祉,及公共政策和社会变迁对个体、家庭的影响。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讲授“人口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等课程。主持过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组织资助的多个研究项目。出版中英文著作多部,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YANGJu-hua:

文章目录
·中国生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敏感原则浅析
  • 1.强调生育决策的性别公平
  • 2.提倡生育调节的平等参与
  • 3.倡导无性别偏好的生育观念
  • 4.提供对孕妇的特殊保护
“一孩半”生育政策及其相关后果
  • 1.“一孩半”生育政策的出台及演变
  • 2.“一孩半”生育政策的部分相关后果
“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
  • 1.性别短视
  • 2.相关政策的不协调和部门配合的不够
  • 3.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协调
  • 4.政策帮扶和宣传倡导过程中的矛盾
·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