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女无外事?——墓志碑铭中所见之北宋士大夫社会秩序理念

作者:
刘静贞
出版日期:
2009年3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7870字
所属图书:
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研究社会史的学者在检讨中国妇女地位与贞节问题时,常喜引用宋代名儒程颐的两句名言——“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来论证宋代是中国妇女生活转变的时代。但是也有学者在程颐为其父所作的家传中,找到程颐颂扬其父为甥女主持再嫁之举是“慈于抚幼”的实例,从而否定前说,主张宋代妇女并未受到深刻的礼教束缚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第三章《宋代妇女的再嫁问题和社会地位》。程颐原文见《河南程氏文集》第12卷《先公太中家传》:“(从)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妇,嫁之。时小官禄薄,克己为义,人以为难。”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其实也注意到这条资料,但是并未深论。。其实细究起来,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并不完全冲突。因为前者乃由士大夫所持理念立论,而后者是从社会实况加以说明。所以,近年来已有学者采折中之论,强调宋儒固有圣贤立论,但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调整与妥协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Birge,Bettine,1986,Chu Hsi and Women’s Education in Neo Confuc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340.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静贞:刘静贞,时为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

文章目录
·前言
·墓志碑铭的史料问题
理想妇女形象的勾勒与解析
  • (一)
  • (二)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