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妇道的养成——以晚清湘乡曾氏为例的探讨

作者:
林维红
出版日期:
2009年3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5038字
所属图书:
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家庭史研究的一项基本问题,亦即家庭功能的探讨。家庭的功能甚多,此处关心的是教育的功能有关家庭史研究可探讨的诸多问题可参Tamara K.Hareven,1991,“The History of Family and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Change”,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pp.95-124。。事实上,任何关心性别议题的研究,或许都不能不注意教育与性别建构之间的关系。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家庭可以说是性别教育最重要的场所,男女有别规范的灌输和实践就是从家庭开始。就女性而言,由于受到参与公共事务的限制,从幼年开始,家庭教育的性别意涵就更为重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林维红:

文章目录
·前言
谁掌握教育权?
  • 1.家训制订者——从星冈公、竹亭公到曾国藩
  • 2.男性也是执教者
妇道的养成
  • 1.曾家妇道的规范与实践——衣食粗细,缺一不可
  • 2.守旧与迎新——曾纪泽塑造“新女性”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