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化引领中国新成长阶段——2011~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李培林 陈光金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383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形势研究25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1年是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起点,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可能导致中国国内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社会运行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国发展进入一个新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总报告社会形势分析社会形势预测

作者简介:

李培林: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陈光金:

文章目录
中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
  • (一)城市化水平超过50%,城市化引领新成长阶段
  • (二)城市化继工业化之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 (三)城市化新阶段的区域格局深刻变化,中西部增长连续多年快于东部
  • (四)城市化新阶段的城乡关系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开始超越城镇居民
  • (五)城乡统筹成为发展新主题,城市化涉及全面社会改革
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总体形势
  • (一)经济平稳高速增长,物价得到初步控制
  • (二)民生财政支出增加,公共财政基本建立
  • (三)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就业结构继续调整
  • (四)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 (五)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 (六)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遏制房价飞涨
  •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解决突出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 (八)社会心态总体积极向上,公众对未来充满信心
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物价上涨影响民生,控制物价任务艰巨
  • (二)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增加,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 (三)劳动关系紧张问题加剧,劳动争议事件增加
  • (四)收入分配受普遍关注,收入差距扩大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 (五)环境污染治理难题未解,生产安全事故仍然频发
  • (六)社会诚信问题引发关注,社会道德风险凸显
2012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 (一)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确保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 (二)继续推进民生财政,进一步加大社会发展投入力度
  • (三)继续扩大就业,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
  •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步伐
  • (五)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六)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社会诚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