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农村参与走向城市参与:农民工政治融入实证研究——基于2084份样本的问卷调查

作者: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2137字
所属图书: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政策及实务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已发展到政治参与及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正是促进城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契机。近年来,农民工的政治融入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胡锦涛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08/c350821-19526663.html,2012年11月8日。。民主政治的发展旨在建立良性的政治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包括农民工)合法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杨正喜、唐鸣 :《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67页。迄今为止,占中国人口总数1/5多的农民工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数达13.7亿。处于散漫的无组织的游离状态,在利益分化、冲突与博弈的过程中,他们代表自身影响决策的能力甚为微弱,合法利益往往被忽略甚至受到侵害。利益表达机制缺失,导致边缘化的农民工群体被排斥在政治参与制度之外,从长远看,势必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甚至成为政治冲突、群体事件的导火索,为社会安全埋下隐患。极端表现为农民工讨薪中的暴力抗争、黑社会非法组织的介入等。武汉市的调查表明,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限制了农民工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正式组织吸纳农民工的能力不足(仅占8.3%),少数农民工通过“老乡帮会”等具有帮派性质的社会组织进行维权活动(2.2%)。高洪贵:《青年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论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0期,第59~62页。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
·政治融入研究及其界定
·数据来源及2084份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农民工政治融入状况
  • (一)政治行为与取向
  • (二)政治诉求与愿望
  • (三)政治态度与动机
  • (四)政治素养与文化
政治融入影响因素分析
  • (一)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二)对数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新生代农民工、建筑业农民工的城市参与不足
  • (二)精英农民工的政治融入需求凸显
  • (三)权威正式组织建设是农民工政治融入的重要引擎
  • (四)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是改善农民工政治融入现状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