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建设视点

作者:
谢俊贵 刘丽敏
出版日期:
2010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49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变迁:60年回顾与思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社会规划学的角度来讲,同城化是一种城市发展过程的整合发展规划。从这一认识出发,同城化可以定义为一种城市层面的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它是形成城市圈、城市带和城市延绵区,提升城市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和品位,造就更大发展极和宜居区的重要举措。2008年12月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便从整合发展规划的角度论及了广佛同城化问题,并对广佛同城化给予充分肯定。该《纲要》明确指出,应“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聚焦珠三角广东再出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解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事实上,我国“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就提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重点对“已经形成的城镇密集区进行整合。”汪洋:《“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可见,当前同城化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整合城市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谢俊贵:男,1958年生,湖南醴陵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历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旅游学院院长。现任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学科带头人,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学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信息社会学。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九五”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部省市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7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优秀等级1项。

刘丽敏:刘丽敏,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文章目录
·前言
同城化 一个发展概念的社会学科含义
  • (一)同城化是一种整合发展规划
  • (二)同城化是一种城际协作目标
  • (三)同城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感受
同城化 一种社会行动的正向功能分析
  • (一)拓展社会发展空间
  • (二)扩充社会资源享用
  • (三)统筹社会事业发展
  • (四)缩小社会心理距离
  • (五)扩大社会交往范围
同城化 一种社会变迁的负面功能评议
  • (一)社会适应难度增大
  • (二)社会竞争压力增大
  • (三)社会分化程度增大
  • (四)社会管理难度增大
同城化 一种城市发展的社会建设视点
  • (一)加强社会规划,优化同城化的社会功能
  • (二)制定社会政策,协调同城化的社会利益
  • (三)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同城化的社会福利
  • (四)重视社会安全,维护同城化的社会秩序
  • (五)开展社会工作,解决同城化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