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教育投入的结构性问题及公平性的解决之道
作者:
余漫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4082字
所属图书:
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7.129-152
余漫
摘要:
尽管国家为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所做出的将公共财政向农村基础教育倾向的决策和导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根据上文的结论,一味强调“预算外经费的废止或进一步提高公用经费的供给层级”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供给问题,甚至会加大不均衡的程度。严格限制预算内、外经费数量比例,逐步取消预算外教育经费,同时将人员经费的负责层级上移至中央,采用激励机制鼓励或严格管理地方政府对公用经费的投入,将是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充足供给的关键。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投入
结构性问题
作者简介:
余漫:
女,任职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减贫以及相关教育、培训、交流和国际合作。著作有《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等。
相关报告
宁夏农村教育的回顾和思考
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
河源村民的收支与致贫原因
河南省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研究报告——以郑州市为例
“十二五”南宁市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十三五”展望
中国农村教育体系结构改革的回顾与前瞻
北京市义务教育发展状况报告
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的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分析
2013年中国教育调查报告
迪庆藏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和投入结构
教育财政经费预算内、外投入结构 预算内投入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预算内教育财政经费中央-地方投入结构
小结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预算内外投入行为研究
政府偏好不一致性、公共品属性与假说的提出
数据说明与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