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经学史的性别内容

作者:
刘咏聪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字数:
3666字
所属图书: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历史新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论者有言经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术层面,二是信仰层面。前者包括对经典之训诂注疏、义理阐释以及对学派、传承、演变等研究;后者则主要注目于圣贤书中之大经大法、纲纪伦常。参见姜广辉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前言:经学思想研究的新方向及其相关问题”,第2~3页。要在信仰层面的经学史中寻找性别内容并不困难,因为圣贤之大经大法总不免要包含男女有别、夫夫妇妇等性别秩序。是故前人综论或分论一系列经书所言伦理道德的性别意涵,固所在多有;本书所录吕妙芬一文亦已致力透过有关经典之论述说明儒学的性别观。本篇主要补充的,只是学术层面经学史的性别内容。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刘咏聪: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国务院富布莱特学人暨波士顿东北大学历史系访问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有中国女性/性别史、儿童史、史学史等。著有《女性与历史——中国传统观念新探》(1993)、《中国古代的育儿》(1997)、《德才色权——论古代中国女性》(1998),编有《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The Qing Period)(英文版,1998;中文版,2010)、Windows on the Chinese World:Reflections by Five Historians(2009)、Overt and Covert Treasures:Essays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2012)等书;另撰有中外学术期刊及专集论文六十余篇。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