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妇女劳动及其影响

作者:
邵琪
出版日期:
2010年1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2626字
所属图书:
近代中国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劳动是人们为维持生存而进行的基本活动,影响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32页。“女主内,男主外”,是基于农业经济自然分工而形成的中国礼教传统。在中国近代实际生活中,占妇女群体绝大多数的劳动妇女,是家庭生产的重要劳动力。从下层农民家庭再生产过程看,妇女的家庭劳动者角色不容忽视,其劳动对农家生计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作者简介:

邵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近代史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探讨的问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妇女从事劳动种类
  • (一)农业劳动
  • (二)手工业劳动
  • (三)农村妇女所从事劳动种类与性别分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家妇女劳动对农民家庭经济之影响
·中国农村妇女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
·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