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政府造社会”: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生产”实践

作者:
史云桐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2599字
所属图书:
社会政策与地方治理:欧洲和中国的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城市社区居民的自组织,一直被看作“社会生产”的可能路径之一。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城市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似乎开启了一条以政府他组织的方式促进社会自组织的“社会生产”新路径。本文通过分析“政府造社会”的含义、动力来源、实现渠道和实际效果,指出尽管“生产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只是地方政府在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过程中的 “未预结果”,但客观上为社会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机会和可能性。同时也应看到,国家的外部赋权并不必然促成社会的内部增能,有时反而可能加深社会对国家的依赖、造成社会内部的撕裂,或是强化基层政府的管控。也许,只有通过“完整赋权”,才能使“政府造社会”成为社会生产的更有效路径。

关键词:

社区公共服务政府造社会社会的生产相互增能

作者简介:

史云桐:

文章目录
·“相互对抗”还是“相互增能”:重返国家与社会关系
“自组织”抑或“他组织”:社会生产的双重路径
  • (一)社会生产空间初显及社会生产的双重路径
  • (二)“组织困境”与“行动困境”——自组织的社会生产困境
  • (三)从“缓慢撤退”到“积极能促”——他组织的社会生产实践
“政府造社会”的地方实践
  • (一)“政府造社会”的动力来源
  • (二)“政府造社会”的实现渠道
  • (三)“政府造社会”的客观效果
·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