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现代慈善的开端
作者:
胡波
出版日期:
2009年9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498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9.67-92
葛道顺
杨团
摘要:
慈善事业既反映了时代的精神状态,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发展慈善事业,既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要求,也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社会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本文回顾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并总结出中国现代慈善的特点。
关键词:
中国
慈善事业
现代慈善
作者简介:
胡波:
胡波,广东省中山市文联主席,教授。
相关报告
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换
总论
结论 迈进现代慈善社会
现代慈善与法治社会附录
导论 中国慈善事业的伟大复兴
慈善运作主体
慈善受益主体
慈善评估
国家制度建设与民间讨论的一年——2014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综述
当代中国慈善大事记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复苏与重建(1978~1989年)
1.组织重建
2.筹集善款
3.性质特点
第二节 拓展与创新(1990~1999年)
1.服务创新
2.政策支持
3.慈善特点
第三节 成熟与繁荣(2000~2008年春)
1.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2.募款方式的多样化
3.救助范围的广泛化
第四节 发展与完善(汶川地震以来)
1.救灾主体的全民化
2.动员机制的层级化
3.救济方式的多样化
4.募捐渠道的广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