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牧区贫困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3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6878字
所属图书:
气候变化与社会适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内蒙古干旱易变的气候条件是导致牧区贫困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极端气候事件多发且不可预测成为牧民维持畜牧业生计的最大威胁。许多牧民都记得1977年锡林郭勒盟的雪灾,仅锡林浩特市的牲畜就从37万头(只)锐减到3万头(只),90%以上的牧民处于贫困的边缘(刘海隆,1998)。虽然这类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牧民生计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随后几年风调雨顺,在外界的帮助下,畜牧业可以逐渐恢复。以锡林郭勒盟为例,1984年小畜数量就恢复到1976年的水平(李文军、张倩,2009:73)。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年对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来说是灾害多发的10年(张倩,2011)。调查显示,锡林郭勒盟1999~2001年三年连续发生自然灾害,导致贫困人口大幅度增加,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为例,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2152元下降到2001年的847元。在长期抗灾自救过程中,95%以上的牧户耗尽积蓄,70%以上的牧户负债经营(陈洁、罗丹,2007)。有相当一部分牧户每年都要靠借债维持生活,对于这些债务,多数家庭无力偿还(云宝君,2007)。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案例研究地和研究方法
·新巴尔虎右旗近53年气候变化特征 暖趋势与夏旱冬雪
·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产权制度基础 畜草双承包责任制
·气候变化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贫富分化 贫困陷阱与精英捕获
  • (一)敖登嘎查的贫富分化
  • (二)贫困陷阱与精英捕获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