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构建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等级框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3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097字
所属图书:
气候变化与社会适应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加勒特·哈丁(Hardin)(1968)的“公地悲剧”模型为众多决策者所接受,自然资源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化或国有化进程(奥斯特罗姆,2000:42~43;Lee,2002)。然而,这两种简单化的方法不但没有阻止原有的资源退化问题,反而进一步推动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国有化管理的反应滞后和缺乏弹性,以及私有化策略对资源使用者自利行为的强化,都是主要原因(奥斯特罗姆,2000;Lee,2002)。因此,从20世纪末开始,许多发展项目开始考虑当地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的正面作用,提出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的新思路。总体来说,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是承认当地人拥有管理和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并从中受益的一种保护和发展方式。事实上,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首先,社区拥有对自然资源的进入和使用权;其次,社区能够坦诚合作,共同规划和参与资源使用的管理过程;最后,社区成员能够基于其成员资格获益,包括现金收入和其他利益(Child and Lyman,2005)。许多国际发展组织将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作为其自然资源管理策略的核心之一,学界也认为其是自然资源管理思想和实践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Lee,2002;左停、苟天来,2005)。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双重破碎的社会生态系统
·资源时空异质性对畜牧业经营的影响
·基于社区的草原管理在操作层面上的多层等级框架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