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10年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
作者:
高勇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931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0~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4.291-298
戴建中
高勇
冯晓英
朱敏
摘要:
北京市继2009 年正式认定第一批10 家市级“枢纽型” 社会组织以来, 又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积极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努力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枢纽型” 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顺利完成,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启动,北京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正式揭牌,区县社会组织工作稳步开展。本文中的建议是当前创新社会组织的治理方式, 应当从“强化问责、资源引导、价值构建、人才培养、分级吸纳” 五个方面入手, 寻求突破。
关键词:
政策建议
社会组织
管理体制
改革发展
作者简介:
高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相关报告
2015~2016年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
社会治理与北京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社会治理与北京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
医疗保险改革与发展
第一部分 我国医疗卫生发展总体评价和改革基本思路
2014年广州市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
扬州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基于构建职教集团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2017~2018年上饶市发展改革工作分析报告
文章目录
2010年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2.社会组织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3.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启动
4.北京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正式揭牌
5.区县社会组织工作稳步开展
·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难点
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治理方式的政策建议
1.强化问责: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外部监督体系
2.资源引导:制定规划,形成服务项目的积累与序列
3.价值构建:建立宣传阵地,宣扬本土经验
4.人才培养:表彰领军人物,培训专职人员
5.分级吸纳:更为灵活地吸纳工商注册的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