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新成长阶段的中国社会建设——2010~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李培林 李炜 田丰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525字
所属图书:
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经历了诸多严峻挑战,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入了新成长阶段。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消费增长加快了步伐。世博会、亚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到2010年底,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国民收入仍处于世界低位,改善民生的任务任重道远。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物价呈现上涨趋势,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在新成长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成为中国的发展主题。

关键词:

社会建设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2010~2011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课题负责人:汝信、陆学艺、李培林。参加本报告讨论的有:汝信、陆学艺、李培林、黄平、陆建华、沈杰。

李培林:博士,研究员,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村落的终结》(专著)、《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专著)、《和谐社会十讲》(专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专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国有企业组织创新论》(合著)、《新社会结构的生长点》(合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合著)、《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合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主编)等。

李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社会福利建设研究的民意视角》(专著)、《提升社会质量的社会政策建设》(著作/合著)、《农民工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论文/合著)、《与时俱进: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论文)、《社会公平感:结构与变动趋势(2006—2017年)》(论文)。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文章目录
“十一五”时期社会建设总结与“十二五”时期展望
  • 1.“十一五”时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 2.“十一五”时期的社会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 3.“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 4.“十一五”时期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 5.“十一五”时期社会组织和公民意识加快发育成长
2010年社会建设总体形势
  • 1.经济增长稳步回升,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
  •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物价上涨趋势需要警惕
  • 3.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
  • 4.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劳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
  • 5.民生保障力度加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 6.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颁布,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
  • 7.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住房价格有望企稳
2010年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
  • 1.经济运行进入新成长阶段,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 2.部分地区劳动关系冲突显化,新生代农民工备受关注
  • 3.收入分配改革举步维艰,警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 4.“土地城市化”再现热潮,警惕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 5.半城市化问题突出,部分地区乡村凋敝
2011年社会发展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 2.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公平
  • 3.加强控制物价上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
  • 4.继续调控住房市场,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
  • 5.持续关注改善民生,健全普惠型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