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与展望

作者:
焦若水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55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社会化养老设施的缺乏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社区居家养老逐步成为养老模式的主流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涌现出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等多种类型。但是,社区居家养老仍然面临着公共财政投入体系不完善、资源整合与治理机制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的专业程度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深化、社区养老的主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和挑战。在各地试点探索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养老服务业规划,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其他多种养老形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位,推动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对策老龄化模式社区居家养老

作者简介:

焦若水:男,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中国海外治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文章目录
·老年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共服务挑战
社区养老的地方试点与探索
  • (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运行状况
  • (二)南京市玄武区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区养老方式
  • (三)安徽合肥包河区居家养老服务购买探索
  • (四)苏州姑苏区虚拟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探索
社区养老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社区养老的公共财政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 (二)社区养老的资源整合与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 (三)社区养老的专业化与方法需要进一步提高
  • (四)社区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有待提升
  • (五)社区养老的主体力量积极性不足
推动社区养老的对策与建议
  • (一)建立完善社区养老的公共财政体系
  • (二)完善社区养老的资源整合与治理机制
  • (三)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 (四)进一步提高社区养老的专业化水平
  • (五)实现由“在社区照顾”向“对社区照顾”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