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人心理症状的诠释:多限制特征假说

作者:
童辉杰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606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中国人的心理症状进行了探索与诠释。对3个不同的样本(1890人的SCL-90测验的成人样本,951人的PDRS测验的成人样本,2654人的PDRS测验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因素分析,并与国外研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人样本因素分析呈现比较稳定的结果,其中人际困扰、躯体化、自杀风险和网络成瘾为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对为何中国人样本四大症状成为最重要的因子进行了讨论和诠释,提出中国及东方的金字塔文化假说,认为其特征是多限制与超稳态,与西方的球体文化明显不同。多限制特征假说可以贴切地解释中国人的心理症状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网络成瘾心理症状多限制特征假说人际困扰自杀风险

作者简介:

童辉杰: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衢州人,苏州大学人才测评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发表学术论著逾百篇(部),编制心理测验量表多种,从评估中国人心理障碍的《心理障碍评定量表》(PHS,包括中学生版、大学生版、成人版),到测量中国人积极取向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风格问卷》(中学生版、大学生版、成人版),再到检测中国人婚姻恋爱质量与健康的《婚姻健康测验》,以及被广泛使用的《应对效能问卷》,致力于发展适合中国人文化的心理测验。自主开发一系列心理学应用电脑软件,从常用心理测验软件,到富有特色的投射测验软件以及婚姻恋爱测评软件,所开发的一系列软件为一些公司、学校及医院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研究方向涉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等方面。

文章目录
·引言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样本
  • (二)量表
  • (三)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
  • (一)不同样本不同量表的因素结构比较
  • (二)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讨论与结论
  • (一)关于中国人的心理症状
  • (二)解释的理论框架
  • (三)跨文化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