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斗村人对于搬迁的不同态度:接受还是拒绝

作者:
李珂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0816字
所属图书:
集市乡村的再造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只要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行为,即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就是主体可以理解从而可以进行理性判断的行为。理性行为“皆有特殊的主观意义存在,正是这种意义建构了相关过程的统一性,使得行动因而得以理解”。

——马克斯·韦伯(2004:3-4)

通过前文的介绍和对节上组出现及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今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节上组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村落。同时,在节上组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住户聚集到节上组居住,这个现象今天仍然在持续;而另一方面,周边村落中还有许多村民还没有搬迁过来,甚至有些村民至今也没有搬迁至节上组居住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节上组离他们的生活似乎还十分遥远。为什么原来处于近似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人们,在现实的村落发展中却呈现出不同的选择倾向?从理性选择的角度来讲,人的每个行动都是其自身进行理性抉择的结果。本章笔者将走进这些已搬迁住户和未搬迁住户的生活世界,从搬迁主体的角度解释他们选择搬与不搬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社会关系搬迁户从业结构

作者简介:

李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文章目录
搬迁户的社会结构特征
  • (一)搬迁户之间的社会关系
  • (二)搬迁户的搬迁时间分布
  • (三)搬迁户现在的从业结构
·搬迁户的基本类型
·拒绝搬迁
·从有序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