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历史基础:内蒙古民族关系

作者:
周竞红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0556字
所属图书:
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民族团结进步的建构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推进的社会任务,没有民族团结的持续,就没有现代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没有统一多民族人民共和国的不断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构建基于王朝国家转型为主权国家历史进程中最引人瞩目的问题之一——蒙古民族问题的解决。在漫长的王朝历史上,内蒙古区域范围也是王朝时期中国农牧冲突最为激烈的区域,更是游牧社会对中央王朝政治产生持续影响最直接的区域之一。当代内蒙古民族团结新格局的建构基于丰厚而多样的历史遗产,这些历史遗产从不同层面影响着民族团结新格局的方向、路径,当代内蒙古是在清王朝中国遗产中创建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境界。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周竞红:女,蒙古族,1963年6月生于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部,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曾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著有《我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合著)、《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地区大型水电资源开发研究》、《蒙古民族问题述论》等,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王朝时代内蒙古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新格局与内蒙古民族团结
  • (一)内蒙古的蒙汉冲突与清末蒙古社会分化
  • (二)民初“共和”政体和内蒙古的历史选择
内蒙古自治政府与民族团结新时代
  • (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各民族团结奋斗,组建人民武装力量,保卫自治成果,建立维护人民利益的军事政治制度
  • (二)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和牧区民主改革,解决蒙汉冲突的关键问题
  • (三)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完成内蒙古政区整合,促进蒙古民族内部的团结和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内蒙古政区形成
·优化民族团结建构的经济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