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面向未来: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启示

作者:
周竞红
出版日期:
2017年5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529字
所属图书:
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光明日报》2015年1月29日。,这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理论的科学内涵,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选择。回首内蒙古自治区70年的发展历程,正是对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的不断探索,才保障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自治区变迁的主线。研究和认识内蒙古民族团结发展进程需要明确一个基本前提,即没有各民族共同奋斗,便没有今日内蒙古这样一个各民族依存共生、守望相助、日益繁荣的民族自治地方。而构成内蒙古从民族矛盾和冲突多发区转变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区”是历史大势。在内蒙古,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居民都需要充分意识到,在依存共生不可更变的现实中,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根本保障。那么,面对人类社会仍然处在资本主义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砥砺前行,国家统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仍然在路上的社会现实,各级政府、各民族群体和绝大多数个体是区域民族团结进步的主要行动者。综合观察这些主要行动者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角色、期待和行动轨迹,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经验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周竞红:女,蒙古族,1963年6月生于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198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部,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问题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曾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著有《我国各民族的繁荣发展》(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合著)、《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地区大型水电资源开发研究》、《蒙古民族问题述论》等,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文章目录
·(一)依存共生——内蒙古民族关系的历史基础
·(二)核心政治保障——全面正确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三)物质基础——千条万条生产是第一条
·(四)正确施策——多样化政策充分满足社会变革需求
·(五)制度约束——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
·(六)繁荣文化——服务各民族团结进步
·(七)积极行动——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
·(八)尊重互信——社会成员团结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