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医疗改革的微观基础: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与经验
作者:
范一凡
徐梦竹
姜达
夏志伟
出版日期:
2017年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10556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研究(第五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2.52-62
陈健秋
王名
摘要:
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逐渐深入的医疗改革事业的微观基础和基本保障。一方面,它是缓解综合大医院看病压力的有效疏导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建构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机制。本文综合考察梳理国内外主流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基本制度,重点研究了国内三个医改试点。选择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厦门“社区-医院一体化”和上海市家庭医生首诊制等三个国内重要医改试点模式,具体分析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模式,认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向,统一人才培养、设备和设施配置,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以具有导向性、连续性、稳定性的政策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效率,建立完善居民健康信息档案,为双向转诊提供信息共享和协作的条件。
关键词:
医疗改革
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
基层首诊
作者简介:
范一凡: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徐梦竹:
姜达:
夏志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通讯)。
相关报告
广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研究报告
我国分级诊疗的三方主体建设探讨——基于医院、患者和政府的视角(2006~2020)
广西社区首诊制度实施报告
社区医疗服务“双诊制”研究:对广州市的启示
用分级诊疗统筹医改 实现强基层、促健康、可持续——厦门分级诊疗调研报告
美国医疗改革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甘肃省农村医疗改革研究
“以药补医”到“以医补医,医药分业”: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模式和经验
2012~2013年甘肃省医疗卫生改革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大陆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模式、局限与方向(2009~2013)
文章目录
·
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背景和意义
·
分级诊疗模式的国外经验
分级诊疗制度的国内试点的基本模式
(一)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模式
(二)厦门智慧健康的“社区-医院一体化”模式
(三)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
国内试点的模式比较与发展瓶颈
(一)国内试点模式比较
(二)分级诊疗制度实践中的难题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