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组团式”教育援藏案例——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

作者:
张晓颖 傅欣 孙佳佳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7079字
所属图书:
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19年第1期 总第3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上海市响应党中央关于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神,通过“定点组团”的方式对西藏开展教育扶贫,即“组团式”教育援藏。他们以顶层设计提供教育扶贫的系统解决方案,以“七彩课程”为核心把上海市素质教育经验融入西藏地区,以教科研师训整体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远程教育平台实现沪藏教育资源共享,使学生素质和当地师资队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

教育扶贫藏区教育教育援藏

作者简介:

张晓颖: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国际发展。代表作:《生存的逻辑:民营企业在非洲》。

傅欣:傅欣,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

孙佳佳:孙佳佳,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背景
案例叙述
  • (一)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基本情况
  • (二)工作队基本情况
  • (三)援建目标
主要做法
  • (一)以“组团式”帮扶打破西藏教育贫困恶性循环
  • (二)以顶层设计提供教育扶贫的系统解决方案
  • (三)以“七彩课程”为核心把上海市素质教育经验融入西藏地区
  • (四)以教科研师训整体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 (五)以“1+5+X”远程教育平台实现沪藏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扶贫成效
  • (一)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 (二)学生成绩得到跨越式提升
  • (三)当地师资队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 (四)建设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库
  • (五)促进沪藏教师情感融合,教育与社会建设相融合
经验启示
  • (一)“组团式”教育援助优于单个教师支教
  • (二)“互联网+教育”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 (三)高级认知技能和社会情感技能的培育值得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