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继承与突破: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前景及其可能(1840~2017)

作者:
王文光 朱映占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10393字
所属图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第2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西南民族的研究历史十分悠久,成果颇丰。但是到了今天却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与相关学科联系甚少,所以研究空间变得狭小,发展缓慢。因此中国西南民族历史的研究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在方法论上除了历史学原有的方法之外,最有建设性意义的就是对中国西南民族进行历史人类学研究。唯此,中国西南民族历史的研究才有可能突破,取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历史历史人类学学科融合中国西南

作者简介:

王文光:男,出生于1955年。云南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联系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史、中国西南民族史。先后主持《中国西南氐羌民族源流史研究》等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研究》等三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已经出版学术专著作二十余部,先后在《世界民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广西民族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云南近现代民族史论纲》《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系述论》《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贡献》等多篇论文分别被《中国民族研究年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作重点介绍和全文转载。著有《中国西南民族通史》《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中国民族发展史纲要》《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

朱映占:1977~,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文章目录
继承:关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的学术轨迹
  • (一)中国古代的西南民族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的西南民族研究
突破:中国西南民族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可能
  • (一)突破的动力与方向
  • (二)关于西南民族历史人类学研究已有的实践
中国西南民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须再向纵深发展
  • (一)在文献中做“田野”
  • (二)用时段理论指导中国西南民族研究
  • (三)必须以西南民族文化为中心进行民族志阐释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