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养老保障变迁中的整合态势

作者:
贾丽萍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32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养老保障整合:历程与挑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根据前期搜集的经验调查材料,通过对理论文献的梳理和概括,界定整合的内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明确整合的意义,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间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的历程,发现制度变迁中的整合态势,揭示其中的演变规律,总结不断整合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在体系、结构、内容上的变化,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整合对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企业养老

作者简介:

贾丽萍:女,1973年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吉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咨询专家,松原市高端智库专家,长春市二道区决策咨询专家。获得“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长春市二道区首批优秀专家”称号。长期从事民生、社会保障领域研究。

文章目录
第一阶段:碎片化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
  • (一)所有制间的差别
  • (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形式上的不同
  • (三)养老待遇的微小差异
第二阶段:企业养老模式整合,职业间养老模式固化(20世纪90年代)
  •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
  •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完全负担的传统型退休模式
  • (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缴费为辅的完全积累模式
第三阶段:填补制度空白中碎片增多(21世纪最初10年)
  • (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
  • (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个人缴费+政府补贴模式
  • (三)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相似
  • (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针对被征地农民的多种模式的保险制度
第四阶段:养老保险制度走向整合(2012年至今)
  • (一)“新农保”和“城居保”的统一
  • (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 (三)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