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养老保障整合框架设计

作者:
贾丽萍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6859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养老保障整合:历程与挑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揭示出国际养老保障制度的三支柱结构及国际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趋势,比较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和OECD成员国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结构和层次上可能的改革方向。研究表明,一些国家建立了全民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也有一些国家根据所从事职业的不同,建立了完全不同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城乡差别和群体、职业差别。一些国家养老保障制度同样处于碎片化的状态,另一些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则可以做到制度之间互相关联、有层次、可转移、成体系,是一种整合式的不同,不同层次的项目整合到一起,构成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障制度三支柱结构,每一支柱职责分明、目标清晰,三支柱互为补充,并且替代率均衡,三支柱替代率相加,可以使老年人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了解国外养老保障不同项目之间的分散和整合情况,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第一支柱的主体是国家,第二支柱的主体是企业,第三支柱的主体是个人。从这个层面比较,我国的三支柱主要还是公共养老保险一支独大,其他两个支柱处于较弱状态,为养老保险基金带来较大压力。根据对前文的研究以及对国际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趋势、改革动态的把握,从养老保障结构调整、制度优化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框架设计。
关键词:

养老保险养老保障养老制度

作者简介:

贾丽萍:女,1973年生,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吉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咨询专家,松原市高端智库专家,长春市二道区决策咨询专家。获得“吉林省第十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长春市二道区首批优秀专家”称号。长期从事民生、社会保障领域研究。

文章目录
养老保障整合面临的两个方向
  • 1.制度建设整合
  • 2.结构调整
国际养老保障的框架
  • (一)国际养老保障的结构:三大层次(支柱)
  • (二)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趋势
我国养老保障整合框架设计
  •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OECD成员国的异同
  • (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