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第三方介入型解纷新模式探索

作者:
孔祥勇
出版日期:
2018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765字
所属图书:
服务为本的国家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治环境、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迁,为社会组织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一定基础和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标志着党和政府执政理念、执政思维的新变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由管制逐步走向规制、培育与支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南京信访工作充分把握历史机遇和形势任务需要,利用南京人文荟萃、学术资源雄厚的优势,在全国信访系统首创信访工作专家智囊协会,在服务信访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南京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孔祥勇:现任南京市委副秘书长,南京市信访局局长、党组书记。2011年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聘为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MSW)兼职导师,2017年被南京工程学院聘为社会工作兼职教授。在基层工作20多年,先后担任街道办事处主任、副区长、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常务副区长、市信访局局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副秘书长,多次被省、市评为先进个人,独立承担或与高校合作完成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省市优秀论文和调研成果奖。

文章目录
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
  • (一)第三方社会组织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社会组织形态
  • (二)第三方社会组织是介于政府、企事业单位之外,又有别于西方NGO的社会形态
  • (三)第三方社会组织是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多元化状况下中立公正的社会组织形态
  • (四)第三方社会组织是有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
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一)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贯彻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方略的需要
  • (二)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对接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需要
  • (三)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加强社会矛盾源头预防和治理的需要
  • (四)构建第三方介入机制是推动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化解的需要
南京市第三方介入机制的成功实践
  • (一)发展演进过程
  • (二)主要核心内涵
  • (三)几点工作启示
全面加强第三方社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构建符合发展和民主精神的第三方社会组织
  • (二)完善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计
  • (三)规范第三方介入机制与法治衔接的制度安排
  • (四)严格第三方社会组织的评级标准和资质认定
  • (五)加强第三方组织介入事项的成果转化与运用
  • (六)推动调解协议达成后裁判文书的履行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