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奥运精神与人文社区建设——透视江东案例
作者:
唐钧
出版日期:
2008年1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603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07~200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1.63-73
于燕燕
摘要:
围绕人文精神推进和开展社区建设工作,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社会发展理论、国际经验、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无疑是社区工作的一大创新。一个“人群”或“人的生活共同体”生活在一个既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就形成了社区;既然是为生活而聚集到一起,他们就需要“服务”——包括服务的设施(硬件)和服务的内容(软件)。如果这些服务真正是以人为本的,也就是说对社区成员来说是适用的、方便的而且是经济上负担得起的,这就会使社区成员在生活上离不开社区。久而久之,人们对社区由产生依赖而发展出一种“认同感”,再逐渐升华为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同心同德、互助互济、共生共存的“社区意识”。再上一个层次,从社区意识中又会引申出一种可以代代相传、融入社区成员生活方式中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
社区建设
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
唐钧: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报告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
略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意蕴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公共安全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以及中国人文精神的影响
大运会与深圳人文精神
人口政策——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健康、医疗服务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
坚持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文章目录
·
什么是人文精神?
·
“社区”概念中天然地包含着人文精神
·
社区服务是落实人文精神的必要手段
·
社区民主是实现人文精神的关键
·
社区融合是人文精神的最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