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小农农业的宏观环境

作者:
〔荷〕扬·杜威·范德普勒格(JanDouwevanderPloeg) 潘璐 叶敬忠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6891字
所属图书:
小农与农业的艺术:恰亚诺夫主义宣言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讨论内部平衡通常是由农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确定和调整的,但是外部平衡就并非如此。外部平衡关系并不位于家庭和农场内部,也不存在于二者之间,而是位于农业部门整体与其所嵌入的社会和市场的界面处。外部平衡关系不能由个体农民设定和左右。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平衡关系对个体农场和个体农业家庭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市场人口流动农业增长小农农业

作者简介:

〔荷〕扬·杜威·范德普勒格(JanDouwevanderPloeg):1950年生于荷兰北部的弗里斯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意大利农业部部长顾问。曾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农村社会学系主任。研究领域包括农民研究、农业方式、农村发展、土地改革、食物市场、技术变迁等。他将欧洲、北美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研究相结合,形成一套新的理论方法,对农业劳动过程、商品化、技术应用、文化传统以及行动者能动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著作包括《被盗用的未来》《劳动力、市场与农业生产》《超越现代化》《揭秘农场主》《新小农阶级》《小农与农业的艺术》《中国的小农农业与农村社会》等。

潘璐:1981年生于山东省胶州市。中国农业大学发展研究方向管理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农民研究、农业转型、农村留守人口等,旨在将乡土社会研究与发展研究的视角相结合,探讨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背景下农业、农民与农村的多元现实。

叶敬忠: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文章目录
·市场境况与交换关系
·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
·食品加工与食物贸易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农业增长与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