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共治中的“有”与“无”

作者:
王春婷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385字
所属图书:
推位让治的温州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共治是多元主体基于共同目标和多元机制,围绕公共议题进行平等参与,强调超越公共权力和社会权力,在开放包容互动的公共领域和社会场域中的共同治理,对话、协商、博弈、谈判、合作等是治理中应“有”的机制。“推位让治”作为社会共治的一种路径,超越了博弈、谈判等对立性较强的机制,以对话、协商、合作为基础的“推”“让”机制为主,以“博弈”“谈判”为辅,是治理中应“有”机制的另一种诠释。具体来说,“推位让治”是通过“推典型让项目”“推模式让空间”“推规范让职权”的机制实现政府“不在”的“有机生态”和共同治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王春婷:王春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文章目录
社会共治机制
  • 4.1.1 社会治理机制
  • 4.1.2 社会共治运行机制
温州社会共治的运作机制
  • 4.2.1 培育催化机制
  • 4.2.2 评估激励机制
  • 4.2.3 支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