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论层面(即知的层面)上强调“实践”重要性的学者,一般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理论知识产生于对现实事物的观察、总结和抽象,并因此反对研究中的如下两种倾向。一是理论先行而造成的对事实经验的屏蔽;二是忽视对事物一般规律的总结,陷入琐碎现象细节中不能自拔。毛主席提出的“实践论”既反对前一种的“教条主义”,又反对后一种的“经验主义”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黄宗智提出的“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既批评将西方理论硬套到中国,也反对罔顾理论的局部经验研究。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重视“实践”的社会科学研究,试图回避以上两种倾向,目的是借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社会科学一般方法和一般理论,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从中提出一套立足于中国“实践”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