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老年社会化研究

作者:
张仙桥 李德滨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字数:
26768字
所属图书:
中国老年社会学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是怎样懂得角色,获得社会性,在文化大网络中有序生活的呢?人到了老年,还要不要社会化了?老年人社会化有什么特征?诸如此类问题需要通过老年社会化的研究来回答。老年社会化的实质是探讨老年个体与社会、自然性与社会性、适应与改造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老年教育老年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作者简介:

张仙桥:1925年生,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曾任研究室及社会调查基地负责人,1986年底离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秘书长,发表《老年社会学与老有所为》、《关于劲松社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调查报告》、《对中国老年人居住意愿与住地环境质量的研究》及《从老年社会学看如何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等论文。

李德滨:1944年生,原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从事社会学研究30年。曾任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人口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等。著有《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100题》、《老年社会学》、《跨世纪的人口流动浪潮》、《女人社会学》(合著)等。

文章目录
·社会化就是学习社会文化
不同年龄段社会化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 1.调整具体生活目标,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 2.传递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观念
  • 3.掌握新的生活技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 4.弥合代沟,促进家庭沟通和谐
老年人还须继续社会化
  • 1.适应晚年生活新环境的需要
  • 2.了解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
  • 3.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余热的需要
  • 4.教育下一代的需要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带有再社会化特征
老年人继续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 1.反向社会化问题
  • 2.消极情绪综合征
  • 3.死亡恐惧
老年教育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现代方式
  • 1.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终身教育一个特殊的组织部分
  • 2.老年教育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现代方式
  • 3.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人才培训基地
五彩缤纷的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类型
  • 1.在岗工作型
  • 2.事业奋斗型
  • 3.甘于奉献型
  • 4.热心公益型
  • 5.兴趣爱好型
  • 6.继续学习型
  • 7.家务劳动型
  • 8.休闲娱乐型
  • 9.养生保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