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导言:如何思考中国的民族研究
作者: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3865字
所属图书: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6-19
马戎
摘要:
当我们讨论一个国家的民族或族群关系问题时,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通常会涉及三个层面。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
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差异、职业差异和族群差异
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喀什地区各族人口分布格局变迁
重思援藏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
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
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
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
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
文章目录
·
思考民族/族群问题的三个层面
·
在阅读和理解研究文献的同时,必须坚持实地调查研究
·
解放思想,学术创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