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缓解交通压力 共建和谐新北京

作者:
苑雅玲
出版日期:
2011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420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世界大城市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2009年北京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城长”问题也如期而至。尤其是北京市外来人口激增,导致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北京市人口调控目标不断被提前突破,从而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交通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日趋紧张。其中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更是有目共睹,每个交通参与者都苦不堪言,有限的道路资源、有限的停车设施、有限的公共交通资源和设施等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每天超负荷运转。北京市每年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希望改善市民的出行压力,然而不断涌入的新增人口和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将这些投入转瞬间吞噬一空,每天道路的拥堵时间越来越长,早晚上下班“高峰”耗费的时间越来越长,停车位越来越难找,市民出行的压力越来越大,人车矛盾也越来越多,交通拥堵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在北京体现得越来越明显。针对这一突出的交通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合理利用和调配现有的公共资源,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大城市的成功经验,疏限结合,争取能够破解北京市交通拥堵这一难题,共建和谐北京。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苑雅玲:苑雅玲,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文章目录
北京市目前的人、车、路基本状况
  • (一)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快速上涨
  • (二)北京市人口规模快速膨胀
  • (三)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保有量及出行比例均逐年下降
  • (四)北京市公共交通运载能力不能满足庞大人口出行的需要
  • (五)北京市现有停车位情况
  • (六)北京市路口人车混行、行人不遵守信号灯情况严重
借鉴国际大都市管理经验,优化北京交通环境,破解“拥堵”难题
  •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安全有序的管理
  • (二)加大投入,继续扩展公共交通设施
  • (三)提高机动车的使用成本和养护成本
  • (四)倡导绿色出行,鼓励自行车出行
  • (五)提供校车接送学生服务
  • (六)按不同的功能区域调整停车费用
  • (七)合理规划现有道路资源
  • (八)倡导文明驾驶
  • (九)减少公务用车,限制“特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