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含义考证及其主要特征

作者:
付翠莲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
报告页数:
报告字数:
5425字
所属图书:
在平等与差异之间: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女性主义”词源的考证,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术语。女性主义运动绝不是一个概念单一、宗旨集中和极具共识的政治运动,相应的,“女性主义”是一个连续发展并不断丰富其含义的社会性术语。就像任何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潮一样,女性主义思潮充斥着来源于不同价值体系的观点和意见,以及各种理念的对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流派、不同学者之间所指称的含义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众多的女性主义者,还是女性主义的研究者之间,都从未达成关于女性主义的一致的、普遍可接受的定义,就如加拿大学者巴巴拉·阿内尔(Barbara Arneil)所说:“没有一个关于女性主义的定义是完全令人满意的,因为这个术语是不定型的、模糊的,它包含许多思想流派,其观点差异甚大而又不断变化。”〔加〕巴巴拉·阿内尔:《政治学与女性主义》,郭夏娟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4页。从权威的词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例如,英国伦敦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年第15版)中没有该词条。这种影响也波及中国学术界,1986年中文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也没有选入这个词条;在北京出版的由全国妇联主编的、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准备的《中国妇女知识全书》(全国妇联出版社1995年版)中也无此词条。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西方的一些权威性的词典中对女性主义词义关于feminism这一术语更为详尽的解释可参看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4页。关于女权主义的定义可参见〔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肖巍:《女性主义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具有代表性的界定和解释如下: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付翠莲:0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副教授,2007年在天津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徐大同先生。现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女性主义思想、乡村治理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规划办项目等十余项,出版专著《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文章目录
·关于“女性主义”的语义分析
·女性主义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