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市2010年民生调查报告

作者:
陆晓文
出版日期:
2011年1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6362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09年底,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对上海城区18~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一次关于民生状况的随机入户调查,有效样本量1232人。调查内容涉及世博会、金融危机、食品安全、住房问题、交通出行、安全感、社区、城市认同等8个社会关注度高的焦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市民支持世博建设,九成市民认为世博促进城市文明;半数市民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对中青年人群的影响较大;总体上,上海市民对本市市场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比全国市场的评价略高;有超过六成的市民表示,食用油、猪肉、蔬菜和成品粮不能再涨价了;在改善住房方面,大多数市民期待新政策,除了经济适用房,建设限价房也应该是解决住房问题采取的手段;九成市民感到上海社会治安情况整体是安全的;超过七成的市民对居委会工作满意,但近1/3的人对小区停车管理不满意;近九成的在沪居民表示热爱上海这座城市,同时上海本地人对外来文化总体持宽容态度。

关键词:

2010金融危机世博会上海民生调查城市认同

作者简介:

陆晓文: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社会结构、生活质量、社会调查方法、文化比较等。目前主持科研项目:2005年国家社科项目《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认同》,2003年上海市社科项目《社会结构的变化与消费的象征意义》。

文章目录
对上海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 1.上海人的身份认同
  • 2.语言使用习惯
  • 3.对上海户籍开放的态度
  • 4.喜欢或不喜欢上海的理由
  • 结论
·世博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契机
·金融危机对上海市民生活的影响
公共交通的“公共”性质有待提高
  • 1.上海居民对于降低出行成本的诉求十分强烈
  • 2.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人们越来越依赖公共交通
  • 3.目前交通补贴的最大受益者是中高收入群体,但加大补贴有助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更多使用公共交通
  • 4.公众认为,上海的公共交通目前体现的“公共”性质仍比较弱
·上海社会治安情况及市民安全感评价
上海市民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评价
  • 1.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 2.上海市民关注食品安全的方式与评价
  • 3.上海市民对上海食品监管的看法与评价
  • 4.上海市民对上海食品质量保障信心与物价的看法
  • 5.简要的结论
上海市民住房状况问题
  • 1.当前上海住房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2.解决上海住房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上海市民对社区生活的评价
  • 1.居民对居委会抱有较高认同
  • 2.居民对居委会选举热情不高
  • 3.居民对业主委员会较为关注
  • 4.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总体满意率较高,但尚存困扰